Media Center

6月3日,記者從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獲悉,截至當天,我國首套自主研發的超級懸浮床(MCT)工業裝置連續安全平穩運行了100天,創造了懸浮床加氫工業裝置一次開車成功且連續運行時間最長的紀錄。
我國首套自主研發的超級懸浮床工業示范裝置。
據介紹,該超級懸浮床工業裝置建設在河南省鶴壁市,加工能力為15.8萬噸/年。該裝置今年2月21日首次投料,經過3個多月的運行,超級懸浮床單元無結焦,無磨損,無堵塞,運行平穩。項目研發團隊在催化劑、反應工程技術、關鍵工藝與核心設備上取得的創新成果的先進性、可靠性在100天的連續運行中得到充分驗證。目前該裝置對中、低溫煤焦油等重劣質原料進行了連續加工生產,取得了大量寶貴的一手工業運行數據,為百萬噸級工業裝置的開發建設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超級懸浮床技術是由三聚環保與北京華石聯合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歷時5年多開發成功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油輕質化技術,已申請專利23件(其中22件為發明專利),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2件。
據悉,重油和劣質油的輕質化加工技術一直是煉油行業界的世界難題。采用傳統的渣油加氫、催化裂化或者延遲焦化工藝加工重油及渣油,不僅加工流程長、成本高,而且汽油和柴油收率低。懸浮床加氫技術是最有希望破解上述難題的工藝路線之一,因此成為世界各國研發機構、國際各大石油公司重點開發的核心技術。但由于懸浮床關鍵技術及裝備尚未得到有效突破和驗證,因此該技術在國內外煉油行業一直沒有實質性的工業應用推廣。
超級懸浮床技術的成功開發和推廣應用,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意義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突出。